查看原文
其他

《第二十条》:总要有一部电影,去推动社会进步

咖啡侍应生 一杯咖啡
2024-11-28

适合大众的心理书单(2023-2024版)
给专业人士的心理书单(2023-2024版)
发出专业靠谱的心理声音:2024一杯咖啡编辑部招募


自我成长专刊

影视作品心理分析

AC专栏


每年春节档电影的评论场,最终都会变成谁都不服谁的口水大战,所以我无意把几部大热电影做个排序、一较高低,让自己搅和其中。但是,如果说哪部作品最让我“惊喜”,毫无疑义是这部张艺谋导演,雷佳音、马丽、刘耀文、赵丽颖等主演的《第二十条》。


《第二十条》的片名来自我国《刑法》的第二十条,是一个法律人耳熟能详的条款,关于如何适用“正当防卫”权。

这也是一个近年来争议较多的领域,比较知名的如于欢“辱母”案,曾引发过社会各界的议论。此外还有一段时间频发的“见义勇为”却被认定为“故意伤害”案,这些案件的背后都和“第二十条”如何适用有关。(一杯咖啡历史文章:18岁男生踹伤猥亵男遭刑拘:冷水滩不应该向正义善良泼冷水


第二十条的问题就在于,法律虽然给予了一个人面临自己或者他人遭遇伤害时予以还击的权利(这还用问吗?难道“打不还手”?),但是在实际适用中,对于如何才是“正当”的,如何会变成“过当”,乃至“非正当”,界定模糊,在司法实践中,往往就演变成谁弱谁有理、谁声音大谁有理,甚至有了“暗箱”操作空间。

因此,我们可以看到不少奇葩事,明明是为了保护自己、保护他人,明明是受害者,最后非但没有得到法律保护,得到公平正义,反而成为法律制裁的对象。


面对这种情况怎么办?

大多数人大概和电影中雷佳音饰演的角色一样,选择长叹一声,然后明哲保身。

没错,明哲保身,一个中国人大概自孔子时期开始,就奉为人生哲学的生存法则。

既然大环境我改变不了,那就做好自己吧,具体来说:

1、环境有限制,我就在限制中动弹,绝不逾矩,也不去质疑这个限制是否合理。

2、环境进一步限制也没关系,反正我适应能力强,总能在限制中找到自己的容身之所。

3、尽量少管他人的事,反正自己能适应就好,反过来说,别人出事,也是他适应能力不强的表现。


罗翔在分析“正当防卫”问题的时候,一直强调人不能做“理性人”,不能做“事后诸葛亮”,以此来理解为何有些人会苛责那些在危难关头没有那么“正当”防卫的人。

这个分析很符合法律人的视角,但还是有些浅显的。

事实上,这种理性、“事后诸葛亮”的背后,本质是这种明哲保身思维方式作祟,是真的认为只要自己做好了,那么事情就找不到自己了,所以才会“谴责”那些没有做到的人。

然而,事情真有那么简单吗?

明哲保身的雷佳音,在单位里小心做人,不主动揽活,但是领导还是把一个棘手案件派给了他处置,他想躲都躲不了。

他奉劝自己的当事人也明哲保身起来,但是别人就是不听劝,还是想给自己讨个公道。

更讽刺的是,儿子在学校里保护同学不被欺凌却被反告伤害他人,他也试图劝太太和儿子继续明哲保身,甚至教育儿子被打了也不要还手,而是要快速逃跑……


然而,他越是努力讨好对方、迎合规则,换来的却是别人的步步威逼、变本加厉。

电影中,雷佳音这个被生活磨平了棱角的中年人身上,有着千千万万人的影子。

他们是真的努力在明哲保身,努力不去惹事,努力凡事先从自己身上找问题,先道歉,先息事宁人,算了。

然而,你是不找事了,但是事情还是会找上你。

我想,这或许是这些年,许多人内心的真实感受。

自己在努力地不找事,努力地讨好他人,努力地只提升自己,不对其他人有什么期待,希望换得一个平静的日子(都不说是什么好点的生活)。

但是你会发现,往往是事与愿违,总还是有许多意料之外,许多力所不逮,许多风欲静而树不止。

你努力配合遵守“第二十条”了,但是“第二十条”以及其他的“条款”还是会“制裁”到你头上。


是时候反思一下我们奉为圭臬的人生哲学了。

明哲保身,从更长远的角度来看,真的能保我们万安吗?

亦或者,这是一个自己骗自己的鸵鸟政策,是生活对付我们的“缓兵之计”?

生活会因为我们说“算了”,就善意地也回一句“算了”吗?

电影《第二十条》这个儿童,撕破了成年人自我欺骗的“新衣”。

在生活真相面前,谁都没有心存侥幸的空间。

回过头去看“第二十条”,就会发现,真正的问题还不只是法律本身的模糊性,而是为何那么多有血有肉的大活人,会被死掉的法律束缚住?

电影最后,设计了一场听证会,让雷佳音做了一番慷慨陈词,这番陈词很感人,是电影高光片段。然而,我的目光却朝向与他对视,亦是“对话”、“对立”的那群所谓的专家、社会名流身上。

他们的主要立论就是:

这就是规定、规则,谁都不能打破这些。

这真是讽刺的一幕!


人们对这些名流、专家的希冀是引领社会的进步,却没有想到,他们反而成为这个社会各种桎梏的“卫道士”,在捍卫他们的不可动摇性,并以此凸显自己的专业价值!

扪心自问,反躬自省,我们的身上是否也有这样的问题?

你是否也在把你生活中的“第二十条”们奉为圣明,认为这些规则即便有问题,也是不可改变,必须捍卫的呢?

我想,很多人的身上,都背负了许多的“应该”怎样、“不应该”怎样的规条,而这些“应该”、“不应该”既是生活的枷锁,也成为了生活的信仰:

当一个人看不到挣脱规条的可能,便会转而维护好这些规条,把确保这些规条的不可侵犯作为生活的一部分,因为这样才能告诉自己,如此这般拧巴地生活,也没有什么问题。


心理学家劳伦斯·科尔伯格认为,人的道德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循序渐进,向前发展:

1、因为害怕被惩罚,所以遵守各种规矩。

当然,这种心态慢慢会发展成希望被人认可、赞许,去遵守各种规矩。这是纯功利主义取向的。

2、因为规矩就是规矩,是符合大多数人利益所以才被制定的,因此必须要遵守,所以要遵守各种规矩。

3、尽管规矩有所限制,但是根据更普遍的伦理,要遵从自己内心的选择,即便打破规矩也在所不惜,因为这样才能维护真正的福祉。

对照此发展规律,许多人对于规矩的坚守,要么还停留在第一个阶段,顶多在第二个阶段。

如果说“明哲保身”哲学,是不敢对不合理规则提出质疑的认知因素,那么,道德发展阶段的滞后,是僵硬坚守这些规则的内在动因。

当然,更需要向下追问,为何这么多人都停留在如此表浅的道德发展阶段呢?

是谁,不让人们的道德发展有机会获得进步的空间,发展到第三阶段呢?

规矩从来不是亘古不变的天理。

既然规矩是人建立的,也就会被人打破。

第一种方法,是用尽规则。

《第二十条》铺设了三条故事线,其中最主要的故事线是赵丽颖饰演的哑女,因为不幸被村霸凌辱,丈夫出手反击,把村霸弄死,然后丈夫面临牢狱之灾。

按照我们刚才说的规矩,这就是“防卫过当”,甚至是非常的“不正当”了,因为有人死了,不管他是不是死有余辜。


那该怎么办?

特别是面临一群明哲保身也好,亦或者道德发展水平比较低的人,他们最终都会拿规矩说事,堵住你的嘴。

明明自己是受害者,却被逼到走投无路,身陷绝境中的赵丽颖,纵身一跳,试图结束自己的生命。


而这么一跳,却让形势发生大逆转

社会舆论开始站在她这边了,各个社会组织开始迅速动起来了,恶霸们的气焰也憋下去了……

她的丈夫,也因此有了一线生机。

毋宁质疑,赵丽颖的纵身一跳,是绝望的,但她同时也是“聪明”的,因为她看明白了,好像只有这么一跳,才能让自己和家人博得生机。

不是比谁更惨吗?

那我就让自己更惨一点!

不是比谁的声音更响一点吗?

那我就开大喇叭,小作文写起来,视频发起来,最好让全世界都知道!


这是现在许多人“破局”的方法,并且真的管用。

既然规则是这么定的,那就善用规则,用尽规则。

也以此消解规则的严肃性、正当性

而那些看起来高高在上、不可动摇的规则,在赵丽颖的纵身一跃下,变得可笑又可怜。

我想,这也给了许多坚守这些规则,并从中捞取好处的人一个提醒:

不要以为只有你会“玩”规则,别人也会“玩”。

规则就是一把双刃剑,你可以用规则“玩”死别人,也可以把你给“玩”死。


当然,这是很惨烈的,我并不提倡这种破局的办法,希望大家不要效仿。

《第二十条》也让我们看到另一种破局的可能性。

那就是对这些规矩的不认同、不配合、不妥协,但不自残,不搞鱼死网破。

雷佳音的儿子刘耀文就是这种规矩反抗者的典型。

可能是因为年轻,还没像他父亲母亲那样被生活摧残到哑然,所以他可以说出那句:

(为了维护正义),这个书不读了(指名牌高中)也没什么大不了。

当然,还有刘耀文的母亲马丽,挺身“坐牢”(行政拘留)也是如此:

既然你拿我要关进去要挟我,那我就关进去呗,看你还能拿我怎么办?

你以为自己拿了一副好牌(各种“第二十条”),没想到,我还可以让你的牌都没办法打下去。


这种在旁人,特别是明哲保身的人看来,毫无必要的“牺牲”,恰恰是破局的关键。

规矩的守护者能拿捏你的“软肋”,无非就是你依依不舍的东西。

他们就是通过和你做一场“交易”,来换取你的灵魂向他们妥协,进而侵蚀你的尊严和底线。

当你宁可放弃一些东西,不愿意做这场交易,他们也就失去了可以拿捏你的地方。

这时候,真正感到害怕的人,到底该是你,还是他们呢?

这是不言自明的。

自古,无欲则刚。

电影希冀唤醒如雷佳音这般年纪的中年人,去思考“给未成年人留下一个怎样的社会”,来推动改变,但是我更乐观一点:

现在的未成年人,包括二十出头的年轻人,并不需要靠中老年人去施舍一个“好”的社会。

他们完全可以通过自己的不合作、不配合,去建设一个更符合自己期待的新社会。


事实上,这些年,我们也看到了不少这样的例子,那些习以为常的酒桌文化、办公室加班文化等,不就是靠着他们的“无欲则刚”渐渐消弭吗?

更重要的是,他们并不因此而自弃。

当下大部分的影片,当然也包括绝大部分春节档影片,落脚点都是在如何善待自己、提升自己、改变自己的维度,比如热度更高的贾玲电影《热辣滚烫》等,这当然也挺好,但我总觉得还差那么点意思。

事实上,这很容易让一个人陷入自我谴责的叙事

我没有过好,主要是我自己的问题,要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不要抱怨他人。然而,这种叙事,忽略了另一个维度的可能性:有很多人过不好,恰恰是总在自己身上找原因,不去抱怨他人导致的。

因此,电影作为一个普及性的文化叙事管道,除了推动个人进步外,也需要许多推动社会整体反思,进而推动整个社会的进步。

这些年,我们看到周边国家电影行业的兴盛发达,看到他们有哪部电影获奖,并且通过电影推动了某部法律的修改,推动了对某个群体权益的重视,总会心有戚戚然。

一方面是为他们的电影可以和现实产生这样的联动,并推动实质改变而高兴,另一方面也是感叹我们的电影市场怎么就出不来这样的作品,不是在那重复老调子,就是在自己的世界里兜兜转转,就没有这个心思和胆量,去试图推动社会的进步,哪怕前进一公里也好。

因此,惊喜就在于,在对电影推动社会改变几乎不抱希望的时候,《第二十条》问世了。

中国电影,也是可以推动社会进步的。

对张艺谋,一直有人冠以“国师”称号,我不知道是怎么来的,在这之前我总觉得是一种戏谑、调侃的称呼,因为这部影片,我认为这个称呼是有点名副其实的。

总在宣扬哪里做得多么好,即便这种宣扬是真的,了不起也只是一个伟大的宣传员,而能够直视问题,并且推动全民反思和改变,寻找出路,才当得起“国师”之号。

我深知,在我们这样的社会,对于规则的质疑甚至反抗,需要很大勇气,即便用喜剧、节庆的元素包装起来。

希望《第二十条》能让更多温吞水的中年人开始觉醒,让担惊受怕的受害者开始觉醒,让未成年人看到他们面临怎样的社会,又该如何面对这样的社会,从而做出自己的选择。

也祈愿新的一年,你也能打破自己人生的“第二十条”。


End

作者 | Arthur Chen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简介:听过许多人的故事,也有了自己的故事。座右铭:惜时惜人。咨询小时数:4500小时,人际整合取向,研究方向:职场心理、婚恋两性、身心疾病、朋辈心理辅导。近期关注:历史人文、社会心理学、哲学思想史。

编辑 | 一杯咖啡全媒体编辑部  

联系 | 一杯咖啡全媒体编辑部邮箱 coffeepr@qq.com



再推荐你几篇好文章
万物既渺小又伟大|一杯咖啡2023全年215篇文合集
请赐情绪以名:为什么要扩展你的情绪词汇?|附情绪词汇集
“你想得太多,所以一事无成”|逃离过度思考模式的五个步骤

几个很可能适合你参加的活动

『如何拥抱一只刺猬』恋爱婚姻中的人格识别线上心理研修课报名

走出人际关系的困惑:《客体关系入门》线上研读报名

2月线上心理研修报名|练就皮格马利翁的目光,用善意重塑生活



一杯咖啡会员社群加入攻略(2023年度目标版)

我想找个人聊聊:一杯咖啡换一次心理咨询(2023)

关注本公众号,回复【会员】,加入一杯咖啡会员社群


点击阅读原文,可了解:一杯咖啡会员5大社群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一杯咖啡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